現在位置:首頁 > 敘事的寶盒 > 大陳香火

1953年韓戰停戰,亞洲東南沿海島嶼戰火再起,1954年9月3日,解放軍對金門發動大規模的九三砲戰,引發第一次台海危機。1955年1月18日,中共趁晨霧濃重之際突襲大陳島北邊的一江山,國軍全軍覆沒。至此,大陳南北兩大屏障的積穀山和一江山都先後失陷,大陳島遂落在中共砲彈的射程之內,情勢十分不利。國府方面極力與美國斡旋,試圖在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時,能將金門、馬祖納入條約涵蓋範圍。經多方評估後,國民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撤離大陳島,將大陳島上的居民與軍隊全數遷移至台灣,加強鞏固對台灣本島的防守。

1955年2月6日,第一批老弱島民先行乘船撤離。8日,全島軍民全部撤離,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安全抵台,是為「金剛計劃」。其中軍人移防至金門、馬祖等地,而18000名一般百姓則居留台灣。抵達台灣的大陳居民皆先在基隆港上岸,停留二週,而後政府將其安置於台灣各地,包括台東、花蓮、宜蘭、基隆、台北、桃園、新竹、高雄、屏東等都有大陳島的居民被安置,而他們的後代更是散佈在全台各地。

因戰事而由國民政府協助下遷來台灣的大陳島移民,因是屬於全島全面性的 遷移,加上政府特定的安置政策,使得新村村民的組成大體延續了過去在大陳時的情況,這使得台灣各地的大陳新村在相當程度上是大陳人故村的延續。這樣的情況在台灣移民史上是非常獨特的。

神明

大陳人在大陳島祭祀的神明多數與台灣民間信仰相同,為了消解災厄,他們祭拜三官大帝、斗姥天尊等,又因以討海為生,所以祭拜媽祖、禹帝、玄天上帝,祈求航海捕魚能夠平安順利。

除部分與台灣福佬族群相同的民間信仰神祇外,大陳島上也有地方性的信仰神明。過去一直受海盜、倭寇侵襲的大陳島,甚至是到解放軍來襲之時,大陳人之間流傳有神明守護大陳島的相關神蹟,此實反映島民面臨艱難時,神明信仰在大陳人心中的重要性。今日台東市富岡區海神廟的如意娘娘、高雄縣茄萣鄉威武廟的威烈侯等,都流傳著許多相關的神蹟故事,因而非常受大陳人的崇敬。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