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簡介
   
 
上一筆 │ 下一筆 │ 特殊字彙查詢回查詢列表列印
登 錄 號 00000011
原紀錄標題 緬寺外之幡
官 方 族 稱
今所屬地區 中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
拍 攝 時 間 1935年04月
拍 攝 者 勇士衡
說   明 高竿上懸掛的長布條,是寺院的標誌物,傣語叫「煥」,漢語稱佛幡。佛幡上織有象徵五位佛主的五座佛塔和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後曾在那裏傳過教的八座佛寺大殿圖案。這些佛幡豎立於芒市菩提寺大門前,照壁上依稀還可見「菩提寺」三字。
一所寺院只懸掛一條佛幡,傣曆每年十二月開門節時更換一次。據說每年傣曆九月十五至十二月十五佛主去天庭傳教,佛幡是為了迎接佛主從天庭返回人間而立的。而菩提寺門前卻有那麼多佛幡,說明芒市鎮做「擺帕嘎」積德者不少。做「擺」者每家或家支都要懸掛一條佛幡,讓人、神知曉。現習俗依舊。
「擺帕嘎是傣族的一種佛教儀式,做這種儀式的一個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是購買佛像捐給佛寺。擺是在德宏傣族中盛行的一種佛教慶典。我們可以把擺做狹義和廣義兩種區別。所謂狹義,指的是嚴格的真正宗教意義上的擺,即與佛教活動有關(以其為核心要素)集體性、慶祝性的儀式活動,其重要內容就是人向佛晉獻供品。其中,誦經、念經、禱告、禮拜是必不可少的;所謂廣義,指的是一切帶有慶祝意義的集體性聚會活動,主要涉及各個固定的節日,如國慶節、元旦等等,甚至教師節、保山的花街、昆明的世博會等也被傣族人稱為擺」(禇建芳 2005)。(龔艾保)
推 薦 分 享 Share